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9-17
隐名股东是指出于规避法律或其他原因,以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与之相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或挂名股东),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工商登记资料上,但实际上没有实际出资。
当事人之间对股东资格有明确的协议约定,公司内部的股东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一事实,隐名股东实际上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资产收益,已经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应该确认其股东资格并保护其应有的股东权益,同时对内承担法定股东责任。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承担投资风险,并且实际出资人也没有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实际享受股东权益,显名股东实际上行使和操纵由隐名股东出资带来的股东受益,其他股东对隐名股东的股东受益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的关系应被视为隐名股东实际上是提供投资借款,而不是隐名投资关系,可以按照债权债务关系处理。
隐名股东作为公司的实际股东,应在显名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即与显名股东一起对公司的第三方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公司未依法成立,例如未达到法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金要求等情况,公司将没有法人资格,实际出资人也无法被认定为股东。在这种情况下,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及其他股东的关系类似于合伙关系,企业的创办者(包括实际出资人和挂名出资人)应对所谓的“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如果显名股东(挂名股东)承担了连带责任,他们有权向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