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物权法中抵押权相关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深入解读物权法中抵押权相关规定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4

 
269941
导读:《物权法》已经废止,相关规定按照《民法典》中的规定执行;抵押权的规定是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双方是可以设立财产的抵押,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不归还相关的债务,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一、《物权法》关于抵押权的解释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可以将财产抵给债权人,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抵押权的目的是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抵押财产可以是动产、不动产和不动产权利。抵押权的设立并不转移财产的占有权,抵押物仍由抵押人控制。在实践中,抵押权人可能并非实际债权人,但当事人明知此情况时,应将实际抵押权人确定为债权受让人或委托人。抵押财产的范围包括建筑物、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二、抵押权的登记要求

1. 抵押权的登记并非必须

抵押权的登记是一种特权变动的公示方法,是否登记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然而,在房地产抵押方面,必须在相关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只有这样抵押权才能生效。

2. 抵押合同的要求

根据《民法典》规定,设立抵押权的抵押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抵押合同通常包括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抵押财产的名称和数量,以及担保的范围。

三、质押与抵押的区别

1. 质押与抵押的主要区别

质押和抵押都属于担保物权,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抵押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权,而质押必须转移占有质押物才能成立。另外,质押无法用于不动产(如房产)的担保,因为不动产的转移不是占有,而是需要进行登记。

2. 抵押与质押的法律后果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特定财产的占有权,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优先受偿该财产的价款。抵押物必须是抵押人所有的可转让财产,且不能违反法律禁止流通的规定。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折价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综上所述,抵押权是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利用不转移财产的方式设立的抵押物。在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优先受偿该抵押物。因此,在设立抵押权时,双方必须协商好以保障自身权益。

延伸阅读
  1. 签订抵押担保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是否有效
  2. 按揭中的房产可再次抵押贷款吗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设定条件是什么
  4. 未登记质押是否优先一般债权
  5. 抵押权人可以放弃抵押权顺位吗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无钱还债担保公司拖车合法吗
  2. 可以对信用卡进行财产保全吗?
  3.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4.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5. 民法典:抵押反担保人是否能向债权人请求代偿?
  6.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7.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