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9-11
保险合同的解除可以分为法定解除和协议解除两种形式。
法定解除是指当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时,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行使解除权。法定解除的情况通常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法定解除情况:
对于投保人而言:
1. 在保险责任开始前,投保人可以行使解除权。
2. 在保险责任开始后,根据合同约定,投保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但对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的保险费不得要求返还,只能要求退还剩余部分;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投保人则不能要求解除合同。
3. 如果保险人破产且无偿付能力,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
对于保险人而言,法律对解除权的要求相对严格。保险人只有在发生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况时才有权解除合同。在我国,这些法定解除情况主要包括:
1.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2. 投保人、被保险人未履行合同义务。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对保险标的物的安全责任,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3. 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物的危险增加。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义务将保险标的物的危险程度增加的情况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可以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在考虑承保能力的情况下解除合同。
4. 在分期支付保险费的人身保险合同中,如果投保人超过规定的期限60日未支付当期保险费,导致保险合同中止。保险合同被中止后的两年内,双方当事人未就合同达成协议,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当解除权的原因发生后,并不会自动解除合同的效力,解除权人必须行使解除权后,合同的效力才会消失。
协议解除是指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约定的情况时可以随时注销保险合同。协议解除要求合同中明确约定解除的条件,一旦满足约定条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就有权行使解除权,使合同的效力消失。
根据规定,如果是因为被保险人的不当行为导致保险合同解除,保险人不需要退还已支付的保险费。从合同订立开始到解除合同期间产生的保险费,保险人也可以不予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