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8-23
合同的无效和不成立是两个法律概念,它们在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方面存在差异。
合同的不成立是指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未达成合意,例如未作出承诺或未就法定的必须采取书面形式的合同达成书面的协议。而合同的无效是指合同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尽管当事人没有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但如果当事人自愿履行合同,可以认为合同已经成立。然而,对于无效合同来说,由于其在内容上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合同具有不得履行性。
在合同不成立的情况下,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主动审查合同是否已经成立。然而,由于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质,法院或仲裁机关可以依职权主动审查合同的效力。如果发现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应确认该合同无效。
合同不成立只会产生民事责任,而不会产生其他法律责任,因为合同成立主要涉及当事人的合意问题。然而,无效合同由于其不法性质,不仅会产生民事责任,还可能引发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无法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无法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他们只能从事与他们的年龄、智力和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超出这个范围的民事活动必须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认可,否则合同无效,不具备法律效力。
以下情况下的民间借贷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合同法律效力的问题需要严格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进行处理。当涉及合同成立与否时,必须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来确定。如果主要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则不能认定合同已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