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3-10-16
切断抗辩的发生以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持票人的前手之间存在抗辩事由为前提。如果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持票人的前手之间不存在抗辩事由,则无需适用切断抗辩制度。而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须以持票人的前手背书人无转让票据的权利或该项权利存在瑕疵为前提。如果持票人的前手背书人具有转让票据的权利,或者该项权利原本就完好无缺,持票人依背书取得票据即合法取得完全的票据权利,无需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切断抗辩的构成只需持票人取得票据时不知票据债务人与其前手背书人之间存在抗辩事由即可,对持票人是否有过失不加考虑。而对于票据的善意取得,其构成要件之一就是取得人对前手无转让票据之权须无重大过失。
切断抗辩使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其与出票人或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因此,切断抗辩所牺牲的是票据债务人。它使其原可以拒绝履行的票据债务仍须履行,不得拒绝。而善意取得的适用保护了善意受让的持票人,在持票人的前手非真正权利人的情况下,牺牲的是真正的权利人,使之丧失了其原有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三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情况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