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2-03
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应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然而,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该标准的利率将被视为高利贷借贷行为。
一旦被起诉,借贷的被告方应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如果有相应的抗辩理由,最好请专业的律师协助维护自身的权益。作为借贷的被告方,通常是债务人,若对方提起诉讼,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1. 查看债务是否已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若已超过,可以以过了时效作为抗辩理由,免除该债务。然而,若债务是真实合法的,作为债务人应当诚信,即使已超过诉讼时效,也应该偿还债务。
2. 查看债务的利息是否超过了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若有超过的情况,可以向法院请求认定超过部分无效。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实行时,当事人可以在答辩权内提供答辩状以进行辩护。当事人也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辩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或者由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根据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明确被告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息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信息。人民法院应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
若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审理。
民间借贷纠纷一般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制度。借贷合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3年内为有效的诉讼时效期间。然而,民间借贷诉讼时效分为无借贷期限合同和有借贷期限合同两种情况:
1. 有借贷期限的情况下,借款到期后,借款人未能偿还借款,贷款人明知债权已到期却未追索,权利受到侵害而不追索的情况,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制度。超过该时效,原债务成为自然债务,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2. 分期履行借贷合同的情况下,诉讼时效应从最后一笔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当事人约定分期履行债务时,诉讼时效应当根据最后一笔债务履行期限来计算。
在当代社会中,民间借贷纠纷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下,纠纷的焦点是是否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利息方面应不过高,否则可能构成我国法律所规定的高利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