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不符股东资格如何认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设立条件法律知识

名实不符股东资格如何认定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9-18

 
26356
股东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名实不符股东资格如何认定?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名实不符股东的法律问题

隐名股东的定义和类型

隐名股东是指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主要为了规避法律限制,包括国家机关不得开办公司、外方投资比例限制以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限制等。有些投资者采取隐名股东的方式进行投资,以规避这些限制。少数隐名股东则是出于不愿公开自身经济状况的原因而采取隐名投资方式。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关系

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公司股东的认定问题。在认定股东资格时,应当严格遵循制裁法律规避行为的原则。法律不应支持或纵容违法行为,应对法律规避行为加以规范和制裁,将非法的民事关系恢复到合法状态,同时起到法律示范作用。对于非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应承担由此导致的后果。隐名股东的财产权利可以通过与显名股东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得到保护,不存在不承认其股东资格就剥夺其民事权利的问题。法律没有必要为了保护无过错隐名股东的民事权利,而区别情况认定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对于本应由隐名股东享有的股东权利由显名股东享有,或者本应由隐名股东承担的责任由显名股东承担,因作出隐名投资系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产生的后果双方应当有所预见,按照显名情况认定公司股东权利义务的承受者,对双方是公平的。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私法调整范畴,应根据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认定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冒名股东的定义和认定

冒名股东是指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义出资登记,或者盗用真人的名义出资登记的投资者。与隐名股东相比,冒名股东的根本区别在于被冒名者要么客观上根本不存在,要么缺少被冒名者和冒名者的合意。对于冒名股东的认定应当区别于隐名股东。被冒名者不能认定为公司股东,否则会导致股东权利义务无人承受,不利于维护公司团体法律关系的稳定。冒名者也不能认定为公司股东,因为冒名股东是为了规避法律禁止性规定,如果认定冒名者为股东,将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干股股东的认定

干股股东是指具备股东形式特征并实际享有股东权利,但自身并未实际出资的股东。干股多是基于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奖励或赠与形成的。干股股东是有实际出资的,只不过其出资是由公司或他人代为交付的,因此应当认定其股东资格。对于通过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取得的股份,是否认定受贿者的股东资格存在争议。从民事法律关系上认定受贿者的股东资格,与对受贿者予以刑事制裁,依法收缴其违法所得,通过拍卖转让股权确定新的股东,二者并不冲突。

延伸阅读
  1. 显名股东与隐名股东协议的效力
  2. 若隐名股东协议包含违法条款,其对合同双方是否还具有约束力
  3. 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中隐名股东也可认定为犯罪主体
  4. 公司重组上市有代持股是否合法
  5. 内资企业隐名出资的三种情形下如何认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

公司设立热门知识

  1. 社团法人是否可以进行投资活动?
  2. 发起人资格和人数要求
  3. 法人变更多久可以贷款
  4. 资产评估公司可以做法人股东吗
  5. 法人逝世后公司不用注销可以吗
  6. 注册一个公司要多少钱?流程及费用
  7. 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股东数量是多少
公司设立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