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3-10-13
为了防范风险,股东应在出资合同或附加技术转让合同中明确约定出资技术及相应验收标准,以及技术交付的义务内容。
此外,在出资合同中还应明确约定出资技术股份额及技术出资贬值风险的分担,明确出资技术转化风险的承担。
1.技术入股范围界定带来的风险
技术入股的范围界定可能存在问题,入股的技术往往科技含量相差很大,有的是高新技术,有的仅是一般的常规技术。这种技术入股缺乏法律依据,会对技术的评估作价、技术瑕疵的责任承担、股权调整等带来不稳定的层面。
此外,技术的作价存在不确定性,评估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技术评估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具体折合价值需双方协商确定。
2.入股技术的瑕疵带来的风险
入股的技术可能存在瑕疵,如过期专利、合同期满仍处于保护期内的专利、部分技术等。为防范风险,应要求技术出资方提供必要担保。
3.技术价值变动后的股权调整范围带来的风险
技术作价与其内在价值不一定相符,且在不同的时间、地区、配套条件下,同一技术所带来的利润不同。因此,实际利益与预计情况往往相差很大。
一种情况是技术价值随着技术进步而降低,甚至会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高新技术成果入股者按原股权分配方案获取利润是不公平的。一种解决办法是由技术入股方提供技术担保,保证技术达到要求的水平。
另一种情况是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随着相关技术的出现或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或者在该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开发出更先进的新技术,从而使技术价值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以新技术无偿替换或联接原入股的高新技术,以实现技术成果入股者的股权收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