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28
股权代持涉及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关系,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只要代持股份合同真实有效,就受到法律保护。然而,近年来代持股份引发了名义持股人和实际持股人之间的诸多争议。目前,法律对于代持股份的界定仍然模糊,因此,在签订代持股份合同时最好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学专家。
代持股份涉及以下法律风险:
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股东是受委托的代持股人,而不是真正的出资人。如果股权证和工商登记文件都显示代持股人的身份,当代持股人无法偿还其他债务时,法院和其他有权机关可以依法查封这些股权,并将其用于偿还代持股人的债务。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出资人只能依据代持股份协议向代持股人主张赔偿责任。
如果代持股人意外离世,其名下的股权将成为继承人争夺的财产。委托人不得不卷入这场遗产继承的纠纷中,才能顺利取回自己的财产权。
一些真实的出资人并不参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代持股人行使出资人的股东权利,包括经营管理权、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这带来了道德风险,因为真实出资人很难控制代持股人的股份转让和质押行为。因此,即使公司前景看好,利益巨大,出资人也应避免参与无法实际控制的出资权益。
代持股份形式的投资和交易是下策,特别是在拟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中。由于增加了证监会等法定监管机构的监督,这样的法律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建议投资者除非别无选择,否则不要轻易选择代持股份的形式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