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案件审理中的其他程序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代表诉讼法律知识

股东代表诉讼案件审理中的其他程序问题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31

 
24800

股东代表诉讼案件的管辖法院确定问题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管辖权问题

股东代表诉讼案件的管辖权问题是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民事诉讼法》对于股东代表诉讼的管辖法院并没有明确规定。在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其目的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以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为直接目的,以维护股东自身利益为间接目的。只有在公司怠于主张权利或拒绝主张权利时,股东才会提起代表诉讼。因此,在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公司的股东以及其他商事主体对公司负有违约或侵权之债时,债权人的公司向责任人主张权利时,原告股东应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原告股东也应向该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而言,股东代表诉讼案件的管辖确定应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原则、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原则。这样既可以保持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与我国整个民事诉讼法律体系之间的协调,也可以充分体现股东代表诉讼为了维护公司利益的精神。

二、股东代表诉讼案件的调解问题

调解是民事诉讼中私法自治原则的具体体现,调解书具有终局约束力,以调解形式结案,符合司法效率原则。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鼓励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以调解形式结案。

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股东理应有权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然而,如果无限制地允许原告与被告以私下和解方式了结代表诉讼,将导致代表诉讼制度的滥用,最终损害公司利益。因此,为了防止原告股东与被告在调解过程中恶意串通,损害公司利益,有必要加强法院对和解协议的司法审查。未经法院批准的和解协议不对原告股东所在公司产生拘束力,公司仍可依代表诉讼中的同一事实与理由向法院提起直接诉讼,其他股东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此外,原告股东与被告的和解协议应对原告股东所在公司产生拘束力,《公司法》还应规定法院将和解协议草案的主要条款通知公司其他股东。其他股东有权对提交法院审查批准的和解协议草案出庭提出异议。

延伸阅读
  1. 请问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抗诉有那些流程
  2. 婚姻关系是否可以司法调解
  3.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书写方式
  4. 一审终审与两审终审的差异
  5. 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格式

股东热门知识

  1. 公司直接向董事、监事、高管提供借款的法律效力
  2. 新公司成立股东出资时间的法律规定
  3. 公司股东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4. 公司股东退股怎么退
  5. 什么叫股东代表诉讼
  6. 股东诉讼另一股东侵占财产罪100万以上判几年
  7. 股东代表诉讼可不可以撤诉申请书
股东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