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2-07
根据国家规定,不同情况下的婚假时长如下:
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周岁,男性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的婚假。
如果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同一地区工作,根据路程的远近,可以另外给予路程假。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将路程假计算为最长3天。
如果在探亲假期间(探访父母)结婚,不另外给予假期。
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日。
再婚的人可以享受法定的婚假。
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职工本人结婚,用人单位应根据情况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常发放。
至于假期超过3天的情况,目前全国尚未统一规定工资计发的标准。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相关约定,工资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如果集体合同中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则按照集体合同标准确定工资。
如果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用人单位和职工代表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来确定工资,协商结果应当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没有任何约定,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照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另外,根据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