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生诉讼有哪些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代表诉讼法律知识

派生诉讼有哪些问题

点击数:39 更新时间:2024-07-22

 
24648
导读:股东遇到问题,拥有诉权,那么股东诉权有哪些出路手心律师网小编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说。

股东派生诉讼的意义与原理

股东派生诉讼是一种司法救济制度,旨在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有控制权的大股东、母公司、董事和管理人员的侵害时,如果公司未能行使诉权,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公司的利益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

股东派生诉讼的起源和发展

股东派生诉讼最早起源于英国判例法,后来被普通法系国家广泛采用,尤以美国的相关制度最为发达。在美国,被股东发动派生诉讼追究责任者不仅限于公司董事,还包括公司所有各类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外的加害人。大陆法系国家也受到这种制度的影响,逐步建立起类似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日本和台湾地区也分别在其法律中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股东派生诉讼存在的问题

目前,股东派生诉讼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原告主体资格的限制

各国公司法对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进行了限制。一是持股时间要求,即原告必须在侵害行为发生时拥有公司股份;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是持股期限原则,即原告必须在起诉之前持有公司股份达到法律规定的期限。二是持股数量要求,大陆法系国家要求原告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

2. 派生诉讼被告的确定

不同国家对派生诉讼的被告进行了不同的规定。日本商法对被告进行了较为限制性的规定,而美国则对侵害公司利益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派生诉讼的被告。

3. 公司在派生诉讼中的地位

在日本,公司在派生诉讼中属于诉讼参加人,既非原告也非被告。而在美国,公司在派生诉讼中既是原告又是被告,因为股东主张的是公司的权益,一切有利的判决都将归于公司。

4. 派生诉讼的管辖问题

由于公司成员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果不实行专属管辖,将引起诸多问题。特别是当派生诉讼针对公司代理人的违法行为时,如果这些被告分处异地,原告股东将面临困难。在此情况下,日本商法规定对派生诉讼适用专属管辖。

延伸阅读
  1.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2.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的救济方法
  3. 公司派生诉讼的概述
  4. 公司那些事儿,股东派生诉讼简析
  5. 股东的直接诉讼与派生诉讼的区别

股东热门知识

  1. 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
  2. 债权债务转让股东的法律责任
  3. 隐名股东协议的无效情形
  4. 认缴制下抽逃出资罪
  5.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解决上市公司高管违规问题的契机
  6. 虚假出资的法律定义和行为特征
  7. 股东代表诉讼行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股东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