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09
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由中方机构为其提供担保的外资企业,如果以外国货币形式或实物形式承担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中长期融资,都应纳入国家利用外资计划规模。
外商投资企业对外融资的规模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吸收外商投资情况、借用国外贷款规模、外债承受能力及国内配套能力等进行综合平衡后下达给地方和部门。地方和部门在规模内审批限额以下项目的对外融资规模,并不得超过下达的规模。对于已明确对外融资的来源和用途的项目,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中一并审批;对于未达到上述条件的项目,可在企业需要对外融资时审批项目利用外资方案。属于限额以上项目的利用外资方案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并安排相应的对外融资规模;限额以下项目的利用外资方案的审批权限集中在部、委(总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计划管理部门,不得下放。地方和部门在审批后,应按照国外贷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填报对外融资情况。
在获得国家利用外资计划规模指标后,外商投资企业应凭有关项目批准文件到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中方机构为其对外融资提供的担保。未经核准,中方机构对外出具的外汇担保合同无效。在办理对外担保核准手续时,中方机构应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对外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对外融资纳入国家利用外资计划的证明文件、还款资金来源及还款计划、贷款条件意向书、担保人防止外方份额债务代位偿债风险的安全措施,以及其他外汇管理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材料。
外商投资企业在签订对外融资协议和出具对外担保函后,应向外汇管理部门办理外债登记和外汇担保登记备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