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9-15
1、免费赠品造成损害能要求索赔,即使是免费赠品的,赠送人也有义务保证赠品的质量,如果因此造成人身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赠与人承担损害责任,一般是赔偿医药费等。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一)、延时服务可以索赔;
消费者都知道,接受了一个部门或其他类似的服务,延时不付费时,会被强行收取滞纳金。但如果先期付了费,却没有按时得到应得的服务,可以得到损失赔偿。对延时服务的索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后索赔,一种是事中索赔。前者较易,但由于服务已过,可能造成消费者收集证据的困难;后者较难,但通常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耽误使用可以索赔;买了不合格的产品,给消费者造成延误使用的损失,也常常被消费者所忽视。我国一些省市,对消费者的这一权益,给予了明确的认可,从而使消费者可以据此进行索赔。
(三)、免费赠品也可索赔;
买一赠一之类的行为,不是民法上纯粹的无偿赠与,而是一种有偿的要约行为。消费者按要求购物,实际上就与商家达成了“买一赠一”的合同,这一合同成立后,商家便有义务提供赠品。
这些赠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是合格的产品,而不能欺骗消费者。
(四)、精神损失可索赔;
按照现有的惯例和法规,消费者在遭受侵权后,能得到的赔偿,仅仅是依照商品与服务价格以及相关内容计算的经济损失。
事实上,在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整个过程中,实际损失与经济损失并不是等值的。前者还包含着消费者为投诉所耗费的精力,甚至在交涉中还可能遭受到人格尊严的伤害,即精神损失。每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广大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诉消协都予以受理,例如下面这几种;
1.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纠纷。
2.经营者之间购销活动方面的纠纷。
3.商品超过规定保修期和保证期而产生的纠纷。
4.商品标明是处理的(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
5.未按商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自行拆动而导致商品损坏或人身危害的。
6.被投诉方不明确的。
7.争议双方曾达成调解协议并已执行,而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
8.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受理调查和处理的。
9.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