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2-09-08
1、存在患者损害的事实;
2、该误诊行为已经违反法律;
3、误诊行为与患者损害的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
5、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1、及时保留证据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
2、处理过程
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会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防止病程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会主动提出尸体解剖,如果没有,病人家属应提醒。
3、处理后果
如系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则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如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4、医院会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
5、如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6、如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相关部门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诉诸法院
在界定医生误诊下的法律责任时,我们先要知道究竟此时的医护人员对误诊究竟是否具有过错,若是没有过错,那即使存在误诊的情况,但也不需要医护人员承担法律责任。而在有过错的误诊下,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是三方面的,包括医疗事故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