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3-08
外商投资企业法是一系列法律规范,用于调整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的经济关系。这些法律规范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根据公司法第217条的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本法;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这表明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之间存在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
外资企业是指按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资本完全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它不包括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外资企业的全部资本归外国投资者所有,即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货币或其他法定投资方式投资,并拥有全部财产所有权。这使得外资企业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有所区别,也与完全由中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有所区别。
外资企业的基本特征包括:
外资企业的设立必须符合中国法律的规定,并按照法定程序申请审查批准,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设立,企业的住所在中国境内。而外国企业是在外国依照外国法律登记设立的,其住所在外国。
外资企业一般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与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有所不同。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分支机构不具备法人资格,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由其所属的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负责清偿。
我国的外资企业立法是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进而建立和完善的。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外资企业立法体系,其中重要的法律和法规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外资企业实施细则、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及其补充规定等。
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不仅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也受到中国法律的管辖。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有关机关依法对外资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为了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国家不会对合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