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2-11-0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人民法院在立案后,若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应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和材料移送公安或检察机关。
若公安或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等犯罪,当事人再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根据民法典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若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
设立担保物权时,应根据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作为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无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
若确认担保合同无效,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若有过错,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是合法的,但若涉嫌犯罪,将转为公诉案件并承担刑事责任。处理时需结合实际情况,一般涉嫌涉及的金额越大,所面临的有期徒刑刑罚就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