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2-08-01
如果劳动者被解雇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首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如果不愿意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功或达成协议后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满意,除非本法另有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我国,建立劳动关系必须通过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一系列惩罚措施。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1年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被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旦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除非法律规定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否则用人单位无法解雇劳动者,否则将需要支付2倍的赔偿金。
因此,可以看出,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严重的法律风险。因此,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措施与招用的劳动者签订明确权利义务且不显著增加用工成本的书面劳动合同,以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