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5-25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信用证诈骗罪的处罚如下:
(1) 犯此罪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 若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若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了信用证诈骗罪的法律依据,具体情形如下:
(1) 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2) 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
(3) 骗取信用证的;
(4) 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根据不同情况,对信用证诈骗罪的处罚也有所不同。
若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骗取款物,到期无法偿还,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且打算偿还,仍属于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同时,伪造还款收条的行为,仍属于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若是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于财产债务纠纷。与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取钱财后逃之夭夭、实现非法占有目的的诈骗犯有本质区别。
(1)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
(2) 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
(3) 招摇撞骗罪是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损害国家机关、公共利益或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4) 当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不仅侵犯了财产权利,还损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从重惩罚。
(5) 若骗取财物数额不大,但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若严重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按诈骗罪处治;若犯罪分子先后分别独立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刑法》的其他章节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这些诈骗犯罪与信用证诈骗罪在主观和客观方面有所不同,较易区分。根据《刑法》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中国,只要诈骗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认定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一般为3000元到10000元之间,不同省市在这方面的规定可能略有差异。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