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18
对于信用证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情节,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至20万罚金。
对于信用证诈骗罪数额巨大的情节,判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5万至50万罚金。
对于信用证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的情节,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万至50万罚金或没收财产。
单位犯信用证诈骗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体是国家的信用证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信用证是一种银行的付款保证,一旦被破坏,将对国家贸易秩序和金融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信用证诈骗行为还会导致银行、公司和企业等遭受巨额财产损失,合法财产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或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与一般诈骗罪不同的是,信用证诈骗罪行为人利用信用证这一特殊犯罪工具,围绕信用证展开整个诈骗活动。
具体表现为:
1. 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
2. 使用作废的信用证;
3. 骗取信用证;
4. 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
信用证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信用证诈骗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无诈骗故意,即使违反信用证管理规定获取了财物,也不能构成犯罪。例如,无知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证,善意透支,误用他人信用卡等行为,都不能被视为犯罪。
信用证诈骗罪属于金融诈骗犯罪,行为人使用信用卡、信用证进行诈骗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益,也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管理秩序。然而,并非所有诈骗行为都构成犯罪,只有当犯罪数额达到法定标准时,才会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