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罪的批捕和取保候审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0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而刑事强制措施有很多,最为严厉的是逮捕,逮捕需要检察机关的批准,那么职务侵占罪已批捕能不能取保候审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产生社会危险的;
-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产生社会危险的;
-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
二、职务侵占的认定注意事项
在认定职务侵占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必须是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的是利用自己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进行侵占行为。职权是指在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拥有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通过利用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者通过他人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进行侵占。
- 必须存在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指的是单位合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具体形态可以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
- 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是指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5000元至2万元以上。
三、职务侵占罪的批捕和取保候审问题
针对职务侵占罪的批捕和取保候审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公安机关逮捕的当事人是否能够取保候审,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然而,在实践中,一般情况下被逮捕后是不能取保候审的。只有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条件,才有可能被允许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