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10
根据一审法院的判决,原国家冶金工业局作出的“53号批复”超越了行政职权,因此被撤销。然而,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在认定“53号批复”的性质及注册基体厂的诉讼主体资格上存在错误,需要重新审理。
根据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国有资产管理机关是对国有资产产权进行界定的行政主管部门。该机关有权依法对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界定,并作出最终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国有资产产权界定提起行政诉讼,必须与该行为存在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否则,不具备起诉的主体资格。
在本案中,注册基体厂作为原告,主张撤销原国家冶金工业局作出的“53号批复”。然而,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在认定注册基体厂的诉讼主体资格上存在错误,需要重新审理。
原国家冶金工业局的部分行政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后,国家经贸委作为承接原国家冶金工业局的部门,应作为本案的适格被告。
根据国办发(1998)59号文件的规定,原国家冶金工业局的主要职责不包括对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界定的行政职权。因此,原国家冶金工业局作出的“53号批复”超越了行政职权。
综上所述,本案涉及到“53号批复”的可诉性问题和注册基体厂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错误,需要重新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