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几小时算非法拘禁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2-06-13
我们都知道我们有一些相应的个人自由的权利。如果有人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那么根据法律,我们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给他们定罪,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时间。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超过几个小时算非法拘禁。
持续超过24小时的非法拘留
非法拘禁罪(《刑法》第238条),是指以拘禁、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是一种连续行为,即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连续状态,使他人在一定时间内丧失人身自由,而不是间歇性的。时间长短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但时间短,瞬间剥夺人身自由,难以成立。一般情况下,超过24小时,将作为犯罪处理。
非法拘禁罪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被视为犯罪:
-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非法拘留无辜的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 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 多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非法拘禁多人,或者长期非法拘禁他人的;
- 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精神错乱或有自杀倾向;
- 非法拘禁,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 持续超过24小时的非法拘留;
- 非法拘禁他人3次以上,或者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的;
- 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 非法拘留造成残疾,死亡、精神失常的;
-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 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拘禁他人为不受法律保护的债务如何定罪的解释
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
- 犯罪客体不同:绑架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是复杂客体。非法拘禁罪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属于单一客体。
- 犯罪目的不同:绑架的目的是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非法要求,而非法拘禁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或取回自己应得的财物。
- 客观方面不同:绑架罪的构成不仅要求劫持控制被害人和非法剥夺人身自由,还要求勒索财物或非法索取。而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内容是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
- 受害者和罪犯之间的关系不同:对于绑架罪,罪犯与被害人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对于非法拘禁罪,罪犯与被害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
本罪的客观方面
- 行为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
- 行为人实施非法拘禁,故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 行为人具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结果。
- 演员采用了绑定、关押、禁闭等手段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本罪的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两种非法拘禁行为:无权拘禁者和有权拘禁者滥用职权。
本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而积极追求这种故意行为。
拘禁他人讨债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但是,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法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犯罪人利用绑架或者拘禁索取财物的行为超过其实际债权数额的,不能简单界定为绑架罪或者非法拘禁罪。
由于行为人之间存在合法债权,所以犯罪分子具有主张合法债权的目的。行为人主张的财物数额明显超过其实际债权的,足以证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显然,索取法定债务已经成为次要目的,应当以绑架罪定罪量刑。但超过法定债权数额不足以证明行为人主观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并实际控制他人的,则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