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06-02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罚。如果情节严重,将会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单位犯了上述罪行,将会被判处罚金。而对于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根据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这种罪行的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窝藏是指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地方,并且有隐匿、保管的主观故意。转移是指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搬动、运输的行为。窝藏和转移都要求犯罪程度达到足以影响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程度。例如,在一个房间内的转移赃物行为不能构成本罪的客观行为。
收购主要是针对以收购废品为名大量收购赃物的行为。收购是指有偿购入,然后再高价出售的情况。要注意区分收购和收买的区别。收买是指买赃自用,其主观上是一种贪图便宜的心理,而不是故意妨害正常的司法秩序收购赃物。对于购买特定的少量赃物自用的,不宜认定为犯罪。但对于购买他人犯罪所得的机动车等财物的,应认定为收购赃物罪。
代为销售是指受犯罪分子委托,帮助其销售犯罪所得及收益的行为。对于本罪的兜底条款“以其他方法”,则应当根据其主观故意及行为是否足以影响司法秩序来进行判断,其核心标准在于掩饰和隐瞒两种效果。
掩饰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外部形状的方式达到与原赃物相区别,而避免被司法追缴的目的。隐瞒则是通过隐匿、谎称等方式,在不改变外部形状的情况下,使犯罪所得及收益存在于一个不为人知的地点,避免被司法机关追缴。只要采取这两类方法,达到了妨害司法活动的程度,就是本罪的客观行为。
由于立法者将本罪的客体认定为侵犯了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秩序,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妨害司法罪”之下,因此没有规定明确的犯罪金额。同时,两高也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该罪的认定出现分歧。由于没有数额限制,司法实践中通常以前罪构成犯罪为依据,对后罪进行认定。而且,由于没有具体数额规定,导致定罪量刑的随意性增强。作为一种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应当根据情节来确定罪过的大小,而数额是确定情节轻重的重要标准。在实践中往往比照前罪的数额来确定定罪量刑,但比照的程度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如果两个人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和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判处的结果却可能不一样,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以上是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立案及量刑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