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5-25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淫秽物品的管理秩序。传播淫秽物品对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并容易引发违法犯罪活动。打击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行为对于维护社会治安、净化社会空气、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本罪的对象包括各种淫秽物品,如淫秽的书刊、报纸、画片、影片、录像带、录音带、淫秽玩具、娱乐用品以及印刷、雕刻有淫秽文字、图案的生活用品等。传播方式可以是直接传播淫秽物品,也可以在艺术品中故意加入淫秽情节,或者在小说中故意加入淫秽描写等。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并且情节严重。
传播方式包括播放、出借、运输、携带、展览、发表、邮寄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传播行为。
以上行为必须是不以牟利为目的,并且情节严重。情节严重的标准包括多次地、经常地传播淫秽物品;传播的淫秽物品数量较大;传播淫秽物品数量不大、次数不多,但被传播的对象人数众多,造成的后果严重;在未成年人中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等。
本罪的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构成本罪。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但行为人不必出于牟利目的。行为人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为了使他人分享刺激,或者以此讨好他人或引诱他人堕落等。过失不构成本罪。
严格认定淫秽物品的范围,科学著作和有艺术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是淫秽物品。
严格掌握传播的概念,个人收藏或在亲友间传播的不构成本罪。
严格把握“情节严重”这一要件。
两罪之间有明显区别,传播淫秽罪在主观上没有以牟利为目的,而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必须以牟利为目的。传播淫秽物品犯罪不论主观是否存在以牟利为目的,都将受到刑罚的处罚。
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涉嫌向他人传播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应予立案追诉。
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涉嫌数量达到规定标准两倍以上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应予立案追诉。
利用聊天室、论坛、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实施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应予立案追诉。
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向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第四款的规定,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向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传播淫秽物品的,从重处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对于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犯罪活动,根据具体情形进行定罪处罚。
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当事人有义务遵守法庭规则,并配合司法人员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