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简易程序举证期限的规定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简易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纠纷简易程序举证期限的规定是怎样的

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22-05-13

 
227249
民事诉讼活动中简易程序的举证期限可以由法院确定或者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当事人协商确定的举证期限一般不能超过15天,因为简易程序的案情特别简单,所以双方均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的,人民法院甚至可以在立案以后立即开庭。关于民事纠纷简易程序举证期限的规定是怎样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民事纠纷简易程序举证期限的规定

1、举证期限的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的举证期限由人民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但不得超过十五日。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可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答辩期间。

2、举证期限的告知和法律后果说明

人民法院应当将举证期限和开庭日期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向当事人说明逾期举证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由双方当事人在笔录和开庭传票的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捺印。

3、当事人双方不需要举证期限和答辩期间的情况

当事人双方均表示不需要举证期限、答辩期间的,人民法院可以立即开庭审理或者确定开庭日期。

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规定

1、简单民事案件的定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简单民事案件中的事实清楚是指当事人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无须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即可查明事实;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能明确区分谁是责任的承担者,谁是权利的享有者;争议不大是指当事人对案件的是非、责任承担以及诉讼标的争执无原则分歧。

2、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下列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1. 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2. 发回重审的;
  3. 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
  4. 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
  5. 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6. 第三人起诉请求改变或者撤销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
  7. 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3、审理期限和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到期后,双方当事人同意继续适用简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审理期限。延长后的审理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六个月。人民法院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前作出裁定并将合议庭组成人员及相关事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案件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审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计算。

4、开庭方式的申请

当事人双方可就开庭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准许。经当事人双方同意,可以采用视听传输技术等方式开庭。

延伸阅读
  1. 简易程序反诉提出时间
  2. 管辖权异议不成立案件举证期限是多久
  3. 简易程序举证期限15天吗
  4. 简易程序申请鉴定期限
  5. 一审简易程序举证期限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3.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4.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5.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6.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7.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