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5-16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在以下情形下可以中止审理:
1. 劳动者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仲裁;
2. 劳动者一方当事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参加仲裁;
3. 用人单位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继者;
4.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仲裁;
5. 案件审理需要以其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且其他案件尚未审结;
6. 案件处理需要等待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以及其他鉴定结论;
7. 其他应当中止仲裁审理的情形。
劳动仲裁案件经历以下流程:
1. 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申请仲裁的日期。
2. 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应当在决定作出后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当说明理由。
3. 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五日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出缺席裁决。
4. 仲裁调解:仲裁庭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5. 仲裁裁决:仲裁庭应当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可以经批准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