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有哪些情形退还财物或者解除证据保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保全法律知识

行政案件有哪些情形退还财物或者解除证据保全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2-05-06

 
225236
具有: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的;被采取证据保全的场所、设施、物品、财产与违法行为无关的等情形,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退还财物,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不涉及财物退还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解除证据保全。关于行政案件有哪些情形退还财物或者解除证据保全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行政案件有哪些情形退还财物或者解除证据保全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退还财物,并由当事人签名确认;不涉及财物退还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解除证据保全:

(1)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的;

(2)被采取证据保全的场所、设施、物品、财产与违法行为无关的;

(3)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

(4)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期限已经届满的;

(5)其他不再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五条

二、查封、扣押解除的情形

1、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

行政机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目的是调查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如果行政机关查明当事人的行为不构成违法,则行政机关失去了查封、扣押涉案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事实依据,故应当解除查封、扣押措施。

2、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

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经过调查,即使认为当事人的行为构成违法,但如果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就属于查封、扣押对象错误,应当解除查封、扣押措施。

3、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

如果行政机关已经查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且已经对当事人的行为作出实体决定,则查封、扣押措施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应当予以解除。

4、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

如果查封、扣押的法定期限届满,即使行政机关尚未查明案件的事实,也应当解除查封、扣押措施。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行政机关怠于履行职责,违法变相延长查封、扣押期限,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其他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情形。

延伸阅读
  1.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
  2. 不交纳诉讼费用与诉讼费用的免交的案件有哪些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关联性证明
  5. 婚内小孩抚养权能公证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2. 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担保
  3. 先予执行的费用及收费标准
  4.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5. 劳动仲裁受理条件
  6. 法院驳回起诉请求的处理方式
  7. 财产保全的定义和目的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