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9 更新时间:2023-07-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措施。因此,未成年人在取保候审后,如果被判定有罪,只要年满12周岁,就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仍有可能被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或者不会判刑。是否再次逮捕取决于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情做出的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以下社会危险性情况,应当予以逮捕: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时,应当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如果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并且情节严重,可以予以逮捕。
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