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8-08
信用证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单位犯罪时,单位和相关人员都会受到处罚。
信用证诈骗罪在主观上要求故意犯罪,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信用证诈骗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利用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
信用证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银行的财产所有权。
信用证诈骗罪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195条。根据不同情形,犯罪行为的量刑分为三档,包括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根据信用证诈骗罪的刑法条文,构成本罪并不以“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为要件。一旦行为人实施信用证诈骗行为,如果银行审核失误,即意味着该信用证项下的货物或货款已被诈骗,信用证即成立既遂形态,应按照刑法规定进行定罪量刑。在信用证诈骗罪的量刑档次中,第一档没有规定“数额较大”,而第二、第三档分别规定了“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以及“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并规定了从重处罚。
数额和情节问题并非信用证诈骗罪的法定定罪因素,而是作为量刑的因素。行为人实施信用证诈骗罪时,通常会涉及一定数额的财物,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只有及时制止行为人的犯罪活动,才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但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和财产损失,银行的信用也受到了损害。
信用证诈骗罪应被视为行为犯,不存在既遂与未遂之分。数额和情节并非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刑法第195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即可构成信用证诈骗罪的既遂。
根据信用证诈骗罪的客观要件,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进行诈骗是一种行为方式。而伪造、变造信用证或附随单据、文件的行为,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