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可认定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务人法律知识

哪些情形可认定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2-04-27

 
220200
依据《民法典物权编》的规定,可认定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的情形包括:登记簿上存在有效的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有效期内,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等。关于哪些情形可认定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哪些情形可认定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不动产受让人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

(1)登记簿上存在有效的异议登记;

(2)预告登记有效期内,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

(3)登记簿上已经记载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不动产权利的有关事项;

(4)受让人知道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主体错误;

(5)受让人知道他人已经依法享有不动产物权。

2、法律依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第十五条

二、不动产登记的效力

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这就是从法律上正式采纳了登记要件主义作为一般原则,而以登记对抗作为例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是物权变动的效力,一般来说,以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都是从登记之日起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凡是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的,其不动产物权的变动,都需要依法办理登记,只有从办理登记时起才发生物权的设立和变动。《民法典》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2、是权利推定效力,是指登记记载的权利人应当被推定为法律上的权利人,在登记没有更正也没有异议登记的情况下,只能推定登记记载的权利人就是物权人。我国《民法典》确认了此种登记的效力。

3、是善意保护的效力。它是指登记记载的权利人在法律上被推定为真正的权利人,即便以后事实证明登记记载的物权不存在或存有瑕疵,对于信赖该物权的存在并已从事了物权交易的人,法律仍然承认其行为具有与真实的物权相同的法律效果。

延伸阅读
  1. 善意取得的要件
  2. 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
  3. 抵押权是否适用于善意取得
  4. 抵押权适用善意取得么
  5. 抵押权适不适用善意取得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责任
  2. 个人债务赔偿顺序的划分及原则
  3. 债权人撤销权案件赠予撤销的行使条件
  4. 商账追收的具体流程
  5. 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
  6. 欠款人死亡与债务清偿责任
  7. 个人债务危机的法律处理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