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是否允许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措施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是否允许

点击数:132 更新时间:2022-04-22

 
219851
最高人民法院是允许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的。住房公积金虽属于个人财产,但如果公民不能履行法律确定的个人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利对其住房公积金采取冻结、划拨等强制执行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是否允许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是否允许

一、住房公积金的强制执行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二条,人民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对于未登记的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应根据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据确定权属。对于第三人占有的动产或者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如果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查封、扣押、冻结。

二、冻结(划扣)住房公积金的几种情况

根据《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执行联动机制的若干意见》第9条,如果被执行人有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还款义务,人民法院暂不予冻结(扣划)住房公积金,但以下情形除外:

(1)住房公积金贷款即将还清,可以在贷款期限届满后对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进行冻结(扣划)。

(2)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超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的还款余额,人民法院可以冻结(扣划)超出还款余额部分。尽管人民法院暂不予冻结(扣划)住房公积金,但公积金中心应该记录人民法院要求冻结(扣划)的法律文书。待冻结(扣划)条件满足时,公积金中心应协助办理冻结(扣划)事项。

如果被执行人以房屋作为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的抵押担保,人民法院在对该抵押房屋进行强制执行时,不影响公积金中心的优先受偿权。

根据《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执行联动机制的若干意见》第11条,人民法院可以扣划被执行人符合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的住房公积金,具体情形包括:

(1)退休的被执行人;

(2)出境定居的被执行人;

(3)调离本市或户口迁出本市的被执行人;

(4)非本市常住户口或本市农业户口的被执行人,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5)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后,住房公积金转入管理中心指定的账户集中封存满1年仍未重新就业的;

(6)涉及住房消费类债权债务纠纷,例如购买自住住房、偿还购房贷款本息以及支付房租引起的债务纠纷;

(7)被执行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或者死亡(被宣告死亡)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是被执行人的。

延伸阅读
  1. 公证的法律效力
  2. 胜诉后对方不履行抚养费判决的处理方法
  3. 法律咨询: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是谁
  4. 如何申请强制执行财产保全案件?
  5. 不履行离婚协议起诉,要多少钱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一、异议审查程序
  4.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5.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6.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
  7. 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