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被害人谅解和刑事和解的区别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流程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法被害人谅解和刑事和解的区别是什么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2-09-07

 
217209
刑事和解是指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被害人谅解,一般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就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损失及赔偿与被告人进行沟通与磋商,进而达成协议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关于刑事诉讼法被害人谅解和刑事和解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刑事诉讼法被害人谅解和刑事和解的区别是什么

1、刑事和解是指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被害人谅解,一般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就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损失及赔偿与被告人进行沟通与磋商,进而达成协议并取得被害人谅解。

2、法律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二、刑事和解案件的处理

1、在侦查阶段达成刑事和解的,公安机关不能因当事人达成和解,直接把案件撤销。公安机关撤案的标准只能是不构成犯罪的和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相关情形,其他情形公安机关不能撤案,如果构成犯罪,即使不符合起诉条件,公安机关也不能撤案,仍应把案件提交检察机关,但是公安机关对于达成刑事和解的可以提出建议,建议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

2、在审查起诉阶段达成刑事和解的,检察机关对刑事和解案件有三种处理方式:

(1)符合不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2)对于未成年符合附条件不起诉的,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3)不符合不起诉条件的,提交法院公诉,但可以提出从轻处罚的建议。

3、在法院审理阶段达成刑事和解的,人民法院对刑事和解案件的被告人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1. 审判阶段刑事附带民事被告人死亡了民事需另行起诉吗
  2. 犯罪嫌疑人财物的没收与返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 对精神病人的刑事拘留问题
  5.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中的死亡赔偿金支持问题
  2.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
  3. 强奸罪立案阶段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4. 交通肇事致死民事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5. 刑事诉讼法中的自诉案件范围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7.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