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不正当竞争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2-02-17

 
208197
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给予不同的处罚。例如,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关于不正当竞争的行政处罚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不正当竞争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1、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给予的处罚如下:

(1)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2)贿赂他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3)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4)侵犯商业秘密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5)违反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6)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7)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

3、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延伸阅读
  1. 证券交易所的消极作用
  2. 夫妻关系维护协议
  3.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4.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
  5. 不正当竞争是否以竞争关系为前提?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2. 商号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3. 日本假结婚的法律判决
  4. 行贿人被索贿后行贿违法吗
  5. 附条件终止合同的效力
  6. 通过事实证据到法院举报律师行为,将导致其失去辩护资格
  7. 商标转让法律意见书内容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