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1-12-25

 
202136
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所以,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处理者承担举证的责任。关于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举证责任怎样分配的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举证责任的分配

一、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举证责任

1. 当个人信息处理者侵犯个人信息权益并被个人起诉主张侵权责任时,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个人信息处理者承担举证责任。

2.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若造成个人信息权益的损害且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的数额应根据个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个人信息处理者因此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若个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和个人信息处理者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赔偿数额。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一、自我保护

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 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个人应意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在必须提供个人信息才能登录或完成操作的情况下,个人应限制提供的个人数据范围,并妥善保管口令、账号密码,并定期更改。此外,个人应谨慎选择允许匿名登录的网站。

二、技术保护

网站运营商应采取以下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1. 增强用户信息访问权限:网站应设定合理的用户信息访问权限,限制非法访问。

2. 监测注册用户:对可能存在不法意图的注册用户进行监测,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3. 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测评:网站应进行个人信息保护测评工作,拓展测评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完善的测评规范和体系,促进互联网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 病毒制造和传播: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病毒制造和传播是违法行为,但对于木马、黑客程序等尚未明确界定。

2. 打击新形式犯罪的难题:在打击新形式犯罪中,立案难、取证难、定罪难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

延伸阅读
  1.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2. 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及主体
  3. 公司邮箱是否属于个人隐私
  4.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5.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口头辞退录音是否可作为证据的问题
  2. 保全财产费用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3. 申请调取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
  4. 纪检委立案后的处理程序
  5. 行政申诉的胜诉概率
  6.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举证要求
  7. 回避的提出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