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期限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期限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1-12-22

 
201715
合同履行期限规定包括: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期限履行合同;合同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等。关于合同履行期限法律规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合同履行期限的法律规定

1、合同履行期限的法律规定如下:

(1)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期限履行合同;

(2)合同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3)合同履行期限按上述(2)规定仍然不能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

二、合同履行的抗辩权有哪些

1、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2、先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止履行。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部分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用;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阶段为解除合同。当事人依照上述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延伸阅读
  1. 土地抵押还款协议书
  2. 国际贸易合同洽谈中的实际履约能力考虑
  3. 如何审查和防范合同条款风险
  4. 导读
  5. 网购合同成立条件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
  5.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6.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化妆师聘用合同范本
  2. 网上购物商城用户协议范本
  3. 煤购销合同范本
  4. 商品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