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1-12-25
当代理人接受委托签订合同时,委托人将承担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而代理人通常不承担责任。
然而,如果代理人在代理行为中超越了其代理权限或者行为违法,导致他人遭受损失,代理人将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
如果代理人明知或应当知道代理事项违法,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或者被代理人明知或应当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却未表示反对,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
如果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且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天内催告被代理人追认。如果被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行为人的行为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合同。撤销应以通知方式进行。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未被追认,善意相对人有权要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赔偿受到的损害。然而,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如果相对人明知或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相对人和行为人将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代理人同时充当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和合同的相对人。交易行为实际上由代理人一方全部实施,这不仅违背了代理制度的宗旨,而且容易导致代理人损害被代理人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因此,应该禁止这种行为。
双方代理也称为同时代理。这种行为在代理人从事代理事务时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已经提及。双方代理会导致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难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因此应禁止这种行为。
这种行为违背了代理的诚信原则,属于滥用代理权行为,与代理制度宗旨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