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买房子离婚怎么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房产买卖纠纷法律知识

婚前买房子离婚怎么判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8-06

 
18998

婚前购房离婚时的财产分配问题

情况一:婚前个人财产购买并按揭贷款,婚后共同还贷

如果一方在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那么该房屋应被视为一方的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然而,对于参与共同还贷的配偶一方,他们有权要求对方返还其清偿的部分。

需要明确的是,共同还贷无论是使用一方个人工资还是双方工资,都应被视为共同还贷。因此,在离婚时,共同还贷的一方可以要求对方返还还贷款项。此外,对于房屋升值的部分,也可以提出补偿要求。

情况二:婚前个人财产购买并按揭贷款,婚后取得房产证

如果一方在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并在婚后取得房产证,那么该按揭房屋仍属于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因为婚后取得的产权证明是对婚前购房的确认,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仅仅因为产权证明在婚后取得而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将导致一方完全没有出资却因结婚而成为房屋共有人的不公平现象。

情况三:婚前共有财产购买并按揭贷款,婚后共同还贷,并在婚前取得房产证

一般情况下,房产归属的依据是房产证上的名字。因此,在婚前共有财产购买并按揭贷款,婚后共同还贷,并且房产证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情况下,该房产容易被认定为登记方的个人财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登记方主张该房屋为共同财产,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在婚前履行了购买房屋的出资义务,并证明婚前是在双方均认可所购房屋为共同所有的前提下出资的。如果无法提供相应证据,房产将被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分割时不予分割。

情况四:婚前父母参与出资购买,婚后取得房产证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情况下,该出资应视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不包括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情况。

因此,如果婚前父母出资购买房屋,并且在婚后共同还贷并取得房产证,这并不影响房屋的归属。在离婚时,该房屋不参与分割,只归属于一方所有。

延伸阅读
  1. 离婚房子车子都没有怎么办理
  2. 离婚房产分割后不配合过户应该怎么处理
  3. 离婚法院诉讼费用
  4. 离婚时起诉离婚房子要拍卖吗
  5. 房子写了孩子和老公名字,离婚妻子可以分吗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二手房买房手续是怎样的
  2. 买了一套被追债的房子怎么办
  3. 非直系亲属可以是房屋共贷人吗
  4. 房屋买卖全权委托有时间限制吗
  5. 撤销预售许可后合同是否有效
  6. 中介卖房子怎么赚取房屋差价
  7. 购房定金能否退回,买房定金协议书范本是怎样的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