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证明责任怎么分担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复议证明责任怎么分担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1-09

 
188025
案例:申请人某公司不服该市人民政府某局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委托律师代为申请行政复议。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在对该行政复议案件初审期间,要求代理人提供某公司的有效证明文件、授权委托书及被委托人的相关身份证明。但经多次催告,该公司及其代理人在法定的五日内仍不予提供。

如何妥善处理行政复议案件:对两种观点的分析

第一种观点:不予补正视为未收到申请

根据第一种观点,如果复议机构在收到申请后的五个工作日内没有要求申请人补正材料,则视为未收到申请,并将材料退回给申请代理人,并解释退回的理由。

第二种观点:依法做出不予受理决定

笔者支持第二种观点。在处理该案件时,应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行政复议证明责任的分担问题

在解决民事争议时,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然而,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公认的举证原则是“举证责任倒置”,即行政机关应对其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这并不意味着申请人没有举证责任。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申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属于复议范围;2.在规定的复议期限内;3.受理机关有复议管辖权;4.申请人没有提起诉讼或未向其他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5.申请人资格符合法律规定;6.有明确的复议请求。因此,申请人应对其申请是否满足上述六项条件分别举证,并尽可能证明其复议申请成立。如果申请人无法证明或拒绝证明复议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则将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在本案中,第一种观点忽略了申请人的举证责任,仅基于对“举证责任倒置”的一般认识。由于某公司拒绝提供相关证明,使复议机关无法判断申请人是否“适格”,因此应承担不予受理的法律后果。

第二、行政复议机构的形式审查责任问题

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负责复议工作的法制机构有接受行政复议申请并在五个工作日内进行形式审查的责任。然而,具体的形式审查内容没有明确规定,不同的办案人员也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复议范围、管辖权限、复议期限和复议的限制等方面,但对申请资格和申请文书的完备等方面没有明确规定。这是否意味着法制机构可以任意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审查呢?本人认为,申请人资格在原《行政复议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但《行政复议法》仅作了原则性规定。一般来说,如果申请人不符合资格或申请书中没有明确的请求,即使其他方面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也不能认定该复议申请成立。因此,法制机构的形式审查内容不仅限于复议范围、管辖权限、复议期限和复议的限制等四个方面,还应对申请行政复议的六项条件进行审查。本案中,法制机构要求申请人及委托代理人提供身份等证明文件,符合法律规定的精神,也是必要的。

第三、受理与不受理的界限问题

经过形式审查后,复议机构应做出必要的判断,并建议复议机关做出处理决定。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复议机关对经过形式审查的复议申请有三种处理方式:受理、决定不予受理、告知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根据前述分析:首先,符合“六项条件”的应予受理。根据法律规定,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无需向申请人送达通知,且自法制机构收到申请之日起即视为受理。然而,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复议机关会向申请人送达受理通知书。其次,对于符合除管辖权以外的全部或部分条件的申请,应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并在五个工作日内告知。告知的形式未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可以是口头或书面形式。最后,在满足“管辖权”条件的情况下,对于不符合其他五项条件之一的申请,且申请人已尽力举证仍无法使其申请符合“六项条件”,或者怠于举证的,复议机关应决定不予受理。综上所述,本案中所谓的“视为未收到申请”的做法并不妥当。实践中,法制机构通常会将类似申请人未提交身份证明、已提起行政诉讼或向其他有权机关提出复议的申请退回给申请人。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不规范的。
延伸阅读
  1. 行政机关不作为可以要求赔偿吗
  2. 卫生行政复议中有哪些需要付的法律责任
  3. 如何确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4. 《行政复议法》法律责任条款释义
  5. 终身禁驾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行政复议法热门知识

  1. 行政复议办案程序有哪些
  2. 税务行政复议前置条件
  3. 对交警的判罚不服多久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责权限
  5.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怎么样的
  6. 商标行政复议委托书怎么书写
  7. 行政复议流程
行政复议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