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04
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主体的概念的确立经历了一段时间。行政主体是指具备行政职权、能够产生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够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与西方国家的概念相比,我们国家所使用的行政主体概念有所区别。西方国家通常将行政主体限定为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非国家的公法人,如公共组织、公团、公库、公共会社等,而不包括作为政府部门的行政机关。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作为关系一方当事人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特征:
根据上述特征,我国只有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予某种特定行政职权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二者在概念上有一定的联系,但又存在重要的区别。
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他行政法律关系都是由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发生、存在而产生的。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都可以成为一方主体,而其他行政法主体只能在某一种或某几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出现。例如,在行政管理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构成关系的双方主体;在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构成关系的双方主体;在内部行政关系中,行政主体与国家公务员等构成关系的双方主体。严格来说,行政主体只有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才具有真正的行政主体地位。在其他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不同的法律地位,这些不同的法律地位是由其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首先,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其他行政法律关系的存在都是由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其次,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都可以成为一方主体,而其他行政法主体只能在某一种或某几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出现。此外,行政主体,尤其是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法主体具有相对恒定性。尽管行政机关有时也会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参与民事关系,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政机关都是以行政法主体的身份参与行政法律关系。因此,行政法学研究行政法主体时,通常将行政主体的研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是密切相关的概念。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的一种,也是行政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在行政主体中,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只占很小比重,国家基本的主要行政职权都是由行政机关行使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将“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代名词。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所使用的“行政机关”相当于行政主体,实际上包括了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