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他人遗失物要怎么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法律知识

拾得他人遗失物要怎么处理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07

 
18605

捡到他人遗失物应该如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和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如果我们捡到他人遗失的物品,应该及时归还给所有人。如果我们不知道所有人是谁,应该将物品送交给公安等相关部门。公安等相关部门会通知所有人来领取遗失物品。如果所有人仍然无法找到,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在物品归还期间,拾得人和相关部门都有义务妥善保管遗失物品。如果因为拾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品损坏或者丢失,拾得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遗失物的条件

要被视为遗失物,物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必须是动产。不动产,例如土地,即使边界不清晰也不算作遗失物。除了一般的动产,有价证券、银行存折和各种证书等也属于动产的范畴。
  2. 必须没有人占有。在拾得之前,遗失物品必须没有任何人占有。判断占有是否丧失,应该根据社会一般观念和具体情况来确定,看原来的占有人是否有实际控制该物品的可能性。只是暂时丧失对物品的占有,并不能构成遗失。因此,物品只是偶然进入他人地盘或者建筑物内,并不能算作遗失物。在自己的房屋中丢失的物品,也不能视为遗失物。此外,占有的丧失必须是确定的。没有人占有是一种客观状态,与失主的主观认识无关。因此,即使失主知道遗失物品的下落,也不影响遗失物品的成立。
  3. 必须不是无主物。遗失物品的占有丧失并不基于所有人的意愿。法学上广义上的遗失物包括同类型、同特征的漂流物和失散的饲养动物。

相关法律规定

在中国民事立法中,关于遗失物品的拾得问题,《民法通则》第79条对此进行了规定。该条第2款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给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应由失主偿还。”与此相关的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94条,该条规定:“拾得物品丢失或者毁损,拾得人没有故意,不承担民事责任。”“拾得人将拾得物品据为己有,拒不归还而引起诉讼的,按照侵权之诉处理。”

延伸阅读
  1. 拾得人的权利与责任
  2. 拾得人是否有权收取遗失物遗忘物保管费
  3. 捡到他人遗失物应该怎么办
  4. 拾得人将遗失物品损坏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5. 物权法关于拾得遗失物制度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公证过的房屋的买卖是否合法
  2.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3.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的适用范围和管辖
  4. 《民法通则》中的物权归属界定
  5.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5号: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
  6.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7.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