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法律知识

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0-07-21

 
184178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想要证明一件事情的真实性,直接证据无疑是最好的证明方法。那么,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间接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零五条的相关规定,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一)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二)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三)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四)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五)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由此可知即使没有直接的证据,只要间接证据之间可以相互印证,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在符合程序和推理逻辑的情况下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前提下,也是可以对被告人进行定罪。”

二、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原则

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具体有以下几点原则:

(一)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在刑事中,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各种证据。自侦案件的所有间接证据亦不例外,也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收集,达到本身确实的程度。如果采取刑讯逼供、威胁、利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导致间接证据本身不确实,据此得出的关于案件事实的结论就不可能符合案件的客观真实。因此,对每一个自侦案件所涉及的诸如证人证言、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和现场勘查笔录等间接证据,都应该查证属实,并分清真伪。

(二)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间接证据的事实反映了案件主要事实发生的原因或者是它的结果,有些间接证据的事实则是案件事实的条件;其他如证明某个证据的真伪或者排除其他可能性的证据等,也都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究竟哪些事实与案件事实存在联系,侦查人员应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加以确定。由于单个间接证据往往不能清晰地表明它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必须将它与其他间接证据相结合才能判断出这种联系。因此,侦查人员必须客观地、细致地对全案间接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查明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切忌人为的主观猜测和牵强附会。

(三)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构成锁链。客观地说,一个间接证据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个片段,只有将所有能够证明每个片段的间接证据收集起来,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构成一条锁链,使每个间接证据都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环环相扣,使每个环节都不脱落,才能据以查明全部案件事实。如果间接证据只是一堆相互不能结合的事实,或者只是与案件事实有联系但不能证明案件的每个环节,即使间接证据再多仍然不能定案。

(四)间接证据之间以及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在办案过程中,侦查人员必须做到间接证据相互之间没有矛盾,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也没有矛盾。如果发现矛盾,必须继续收集证据,深入调查研究,合理排除矛盾。否则,就不能勉强定案。

(五)间接证据所形成的证明体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唯一的。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不仅要表明这一结论是有根据的,而且要表明其他任何结论都是不可能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具有不可动摇的证明力,从而雄辩地证明案件事实。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2.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
  3. 格式仲裁裁决书
  4.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5.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管辖确定方法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规定
  2. 自诉案件的受理程序
  3. 处理刑事拘留37天证据不足的方法
  4. 刑事不起诉的种类及适用条件规定
  5.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被抓能开庭吗
  6. 逮捕的认定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
  7.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