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法律知识

什么是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85
无论在什么时期,总会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走上乞讨的道路。但是实际上,有一些人为了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就会组织残疾人和儿童进行乞讨,这是犯法的。那么,什么是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一、定义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行为。

二、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双重客体,即组织乞讨行为既侵害了残疾人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正常的管理秩序带来了混乱。其中,残疾人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本罪的主要客体。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基本上满足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被组织以乞讨为生,侵害了残疾人的人格尊严,同时本罪特定的行为手段也侵害了残疾人的健康权与身体权。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乞讨的生活会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了未成年人正常的成长发育。此外,有预谋、有组织的团体性乞讨也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混乱。

2.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与未成年人进行乞讨的行为。

3. 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本罪,单位不是本罪的犯罪主体。需要注意的是,本罪只处罚组织者,即在乞讨团体中起组织、策划、指挥、领导作用的人,其本人可能参与乞讨行为,也可能不参与。但是,单纯的乞讨行为并不属于犯罪行为,因此只是进行乞讨的行为人并不符合本罪的主体特征。本罪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关键在于其在组织乞讨活动中是否起组织的作用。

4. 主观要件

组织乞讨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道自己是在组织未成年人与残疾人乞讨,这种行为会带来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希望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和过失不能构成组织乞讨罪。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本罪犯罪对象的特殊性,对于隐瞒年龄的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行为人如果当时没有察觉是否同样以本罪论处?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一些未成年人发育比较早,身材和成年人差别不大。特别对于处于14周岁左右的人,其年龄界限更是难以具体把握的。现实生活中恐怕也很少有人在组织乞讨前查阅身份证,更别说有的未成年人为了某种目的往往把自己的年龄在户口上改写的大一些。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规定的年龄缺一天都不符合刑法规定。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需要注意的是,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是一种行为犯罪,不需要造成乞讨人身伤害或其他严重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胁迫手段,就应当立案予以追究。
延伸阅读
  1. 行政组织的表现形态
  2. 跨国组织卖淫罪怎么判
  3.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
  4. 交通事故后,做颅骨修复怎样走合作医疗
  5. 小产权房拆迁应如何获得补偿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放火罪的法律定义
  2. 如何认定介绍卖淫罪
  3. 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4.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本质
  5.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6. 男16女25构成强奸罪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