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18
组织性贿赂与普通财产型贿赂有一定的关联,都是指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贿赂行为,目的是为了利用这些机构的职务便利来获取非法利益。
根据我国刑法对性贿赂犯罪的规定,受贿者的定罪和量刑通常基于受贿所得的数额。行贿者的认定则主要依据其客观恶性和影响程度,具体参考刑法第386条和第390条的规定来定罪和量刑。
对于犯受贿罪的个体,根据受贿所得的数额和情节,依照刑法第383条的规定进行处罚。索贿者将受到更重的处罚。
对于犯贪污罪的个体,根据情节的轻重,分别依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罚:
对于犯第一款罪的个体,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符合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符合第二项和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犯第一款罪,符合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决定在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后,将刑罚减为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构成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如果数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以各种名义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回扣、手续费,都将被视为行贿罪。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其中,次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主要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向他人索要性服务,或者接受他人性服务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本罪在主观方面构成故意犯罪,只有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受贿犯罪行为才构成受贿罪,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