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的组织者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1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的行为表现是非常多的,寻衅滋事行为一般是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的,情节严重就会构成犯罪,那么寻衅滋事罪的共同故意怎样认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寻衅滋事罪的共同故意如何认定
一、共同故意的含义
共同故意犯罪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1. 多名犯罪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都持有故意的心理状态,即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社会危害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有意放任这种结果发生;2. 多名犯罪人相互明知,即都认识到自己和其他行为人在共同进行某一犯罪活动。这两方面的统一,形成了犯罪人的共同故意。
二、共同犯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1.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2.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应根据各自所犯罪行分别处罚。
三、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1. 以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包括: -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2.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并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四、共同犯罪的主观条件
共同犯罪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行故意:指实行犯对其犯罪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结果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状态。在单独犯罪的情况下,实行故意与共同犯罪的实行故意并无不同;而在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的情况下,各实行犯之间在主观上具有犯意的联系,并协调相互的实行行为,以达到共同犯罪的目的。2. 组织故意:指组织犯对于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预谋以内的全部犯罪活动都具有共同犯罪故意。组织犯是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领导、策划、指挥实施犯罪。3. 教唆故意:指教唆犯故意教唆他人犯罪的心理状态。教唆犯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的意图并实施犯罪行为,同时认识到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将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4. 帮助故意:指帮助犯故意帮助他人(主要是实行犯)犯罪的心理状态。帮助犯认识到实行犯所实行的是犯罪行为和这种犯罪行为将要产生的危害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能为实行犯提供方便,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犯罪或者造成一定的犯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