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故意损毁文物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法律知识

哪些是故意损毁文物罪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7-31

 
183160
在我国,故意损毁文物是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追究,那么哪些是故意损毁文物罪,关于故意损毁文物罪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即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珍贵文物包括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纪念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革命史献资料、手稿、古旧图书资料以及代表性实物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由相关政府部门根据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核定公布并予以重点保护的文物。

二、客观要件

故意损毁文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损毁指的是使文物部分破损或者完全毁灭。对于损毁程度的评判需要综合考虑经济价值、社会影响、危害后果等因素。

三、主体要件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主体是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即明知是文物而故意加以损毁。行为人的动机不影响罪名构成,但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文物或者由于过失而损毁文物,则不构成本罪。情节严重包括多次损毁、损毁国宝级文物、损毁大量珍贵文物或致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毁损严重等。

刑法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延伸阅读
  1. 过失损毁文物罪的刑罚确定
  2. 破坏文物罪的刑事处罚
  3. 巴中百年古塔被烧,其祭祀之人是否承担赔偿
  4. 什么是过失损毁文物罪
  5. 最新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判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国家刑法是否包含入室抢劫罪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冒充警察行为的法律性质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寻衅滋事罪及其刑罚量刑标准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