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期间可以中断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担保法规法律知识

保证期间可以中断吗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27

 
18289
如果债权债务关系中存在保证人的话,保证人是需要在保证期间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的。如果超过保证期间的,保证人是可以以此为由提出抗辩,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那么,保证期间可以中断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保证期间的中断问题

保证期间是指在担保关系中,保证人承担保证义务的期限。在特殊情况下,是否允许保证期间发生中断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保证期间是否可以中断。

保证期间与除斥期间的关系

保证期间虽然不属于除斥期间,但却具有与除斥期间相同的“除权”效果。除权是不发生中断问题的,因此保证期间不会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保证期间并不属于诉讼时效范畴。如果认为保证期间可以中断,那么就在诉讼时效之外又产生了一种与诉讼时效相同并可以随时中断的期间。这两者容易混淆,实践中难以把握。

连带责任保证中的保证期间中断

如果允许保证期间发生中断,那么只要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义务,保证人的保证期间就可以得以延续。这对保证人来说是不利的。一般保证中,因保证人有先诉抗辩权,只要行使此项权利就足够了,如果再设保证期间中断则显得重复,浪费资源。

担保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

担保法中关于“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与司法解释中关于“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断”的规定并不矛盾。所谓“适用”恰恰说明了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断,而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将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的中断技术引入保证期间或者说将中断规则借用保证期间制度。“发生”是根本的、自身的;“适用”是特殊的、外在的。

债权人起诉主债务人与保证人的区别

《担保法》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并不仅限于债权人起诉主债务人。该法并未明确只起诉债务人,而排除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被起诉的情形。

债权人对主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并不符合中断的基本特征。债权人对主债务人主张权利的效力不及保证人,未向保证人行使权利就不会发生保证期间的中断。债权人因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而顾及其权利的行使,但并不妨碍其诉权的行使。

延伸阅读
  1. 借款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应该怎样认定
  2. 连带责任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应如何计算保证期间
  3. 未约定保证期间,担保人可以免除担保责任吗
  4. 借款担保人的保证责任怎么认定
  5. 主合同变更与保证责任承担是如何的

担保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补办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手续的申请范本是怎么样的
  2. 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时,是否可以适用共有法律规定
  3. 无主物的先占取得制度是什么
  4. 埋藏物物权法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5. 如何办理房产典当,需要提交哪些证件
  6. 质押是否必须进行登记
  7. 为什么要进行房屋权属登记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车(辆)买卖合同范本
  2. 公司物品借条范本
  3. 连带保证合同范本
  4. 保证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