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如果以虚假、冒用他人名义签订虚假合同的方式进行诈骗活动,就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包括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
虚构事实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假冒订立合同所需的身份、盗窃、骗取、伪造、变造签订合同所需的法律文件、制造虚假的“合法身份”和“履行能力”等。
隐瞒事实真相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对被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如隐瞒自己实际上不可能履行合同的事实、隐瞒合同中自己有义务告知对方的其他事实等。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区分自然人利用合同诈骗和单位利用合同诈骗的情况。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在实践中,间接故意和过失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