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已判决能否转为诈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8
签合同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的,生活中很多时候会涉及到签合同的问题。但是也容易发生一些合同纠纷,那么如果合同纠纷已判决的情况下可以转为诈骗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合同纠纷是否构成诈骗罪的判定标准
一、理论标准
划清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界限一直是理论与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可以参考的唯一标准是1985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答(试行)》(以下简称《解答》)。该《解答》对划清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界限主要有以下规定:
第一,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和担保,以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诈手段与其他单位、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应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个人若只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担保,虽经努力但因某些原因未能完全履行合同的,应按合同纠纷处理。
第二,国营单位或集体经济组织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但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诈手段与其他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给对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应追究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诈骗罪刑事责任。若已将所骗财物归还给对方,可以从宽量刑。
第三,国营单位或集体经济组织若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但其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通过夸大履行能力的手段,取得对方信任与其签订合同,合同生效后虽然积极努力但未能完全履行合同的,应按合同纠纷处理。
二、实践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合同纠纷是否构成诈骗罪应注意以下几点:
- 考察行为人的履约能力。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是否具备按合同规定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是关键。若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与一方或多方签订超过自身履约能力的合同,那么行为人签订合同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骗取对方财物。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一般都具备履约能力,即使在履约能力上有某种程度的欺诈,也是以具有大部分履约能力为前提条件的。
- 考察行为人的履约行为。合同双方通过履行各自的义务行使各自的权利,以实现各自的经济目的。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他们利用欺骗手段骗取对方信任后,通常不会为履行合同作出努力,即使有一些履约行为,也只是为了掩饰其真正目的。而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后,通常会积极认真地履行合同义务,即使在签订合同时有一定的欺诈行为,但往往会尽力履行合同。
- 考察签约后财物的流向。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一旦依照合同约定取得标的物或对方给付的款项后,通常会将其投入正常的经营活动中,为履行合同义务作出努力。而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则将签订合同视为骗取财物的手段,他们签订合同的目的在于骗取对方的货款、货物或预付款。因此,一旦他们获取对方的财物,就会将其用于非正常途径,而不会用于履约行为。
- 考察行为人事后是否愿意承担赔偿责任。行为人事后的态度也是判断其是否具有诈骗故意的重要标志。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方遭受经济损失时,通常会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减少对方的损失,或适当赔偿对方。而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人则往往不会采取措施来弥补对方的损失,而是编造借口或采取其他手段敷衍对方,甚至逃避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形,可分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的情形包括:
-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 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 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