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违法行为法定追诉时效期限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18
我们知道对于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违法行为法律是会给出公道的,但是有一定的追究时效。那么对于行政违法行为法定的追诉时效是多久呢?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行政违法行为的法定追诉时效期限
一、行政处罚追究时效的定义
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指在违法行为发生后,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发现该违法行为的事实,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才发现的情况下,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处罚。
二、行政处罚追究时效的规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1. 如果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不再给予行政处罚。2. 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追究时效期限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三、理解行政处罚追究时效的规定
为了正确理解该规定,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 "发现时间"指的是行政机关的立案时间,而不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时间。2. 行政处罚追究时效的期限是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之日是指违法行为完成或停止的日子。例如,如果在运输途中违反了禁止运输的规定,并且运输过程持续了10天,那么追究时效的计算应从最后一天将违禁物品转交他人的日子开始计算。对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违法行为,追究时效的计算应从违法行为终了的日子开始计算。例如,如果某个个人从接通电源开始就一直偷电,那么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从该个人停止偷电的日子开始计算。再例如,如果某人违法占地建住宅,那么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应从某人拆除住宅、退出土地的日子开始计算。3. 如果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期限内发现了违法行为,但最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超过了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法院不会因为超出时效而处理该情况。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追诉时效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1. 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2. 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3. 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4. 如果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有必要追诉,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才能继续追诉。